“中铝要从一个单纯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我们不仅要在经营上持续加大力度,同时还要开展资本运作,提升资产价值;不仅盯住生产,更要扩大市场”敖宏说道,中铝正在按照既定战略目标顺利推进,今年上半年全集团实现了经营性利润3.3亿元,取得了近五年来最好的半年同期业绩,扭亏脱困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并且公司上下对于超额完成2016年全年任务充满信心。敖宏表示,随着铝在下游应用市场的需求增加,行业内企业的发展会出现分化,对于拥有产业、资源、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的中铝公司来说,将是一个顺势而为的时期。另外,得益于创新运用“加减乘除”综合手段,中铝无论是内部治理水平、资产质量,还是干部员工状态,都有了明显提升。对于中铝来说,始终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心态绷紧市场这根弦,围绕主业,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深度调整的重要契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中国梦、中铝新篇章。
抢抓机遇 跨越式发展铝加工
“中铝公司发展铝产业链下游的目标,就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铝加工企业。”中铝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葛红林和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余德辉曾多次阐述跨越式发展铝加工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制造2025,铝加工特别是高端铝材的深加工将迎来又一个春天。敖宏告诉记者,智能化、轻量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铝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和“会飞的金属”,是推动工业轻量化的主力军。轻量化又与节能减排紧密联系,因此,实现绿色发展,必须要轻量化。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扩大了铝材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铝材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国家政策将对扩大铝的应用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扩大铝在下游的应用正是中铝所长。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铝代钢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交通用材的轻量化,既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轻量化减掉的是沉重的环境负担,增加的是优质的发展动力。”葛红林曾如是说。“特别是可移动的载体,铝的应用目前正在大量扩展”,敖宏说道,“特别在交通运输领域,海陆空的各种运行工具都有轻量化的需求,这也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例如,在铁路运输方面,2015年,由中铝提供铝合金材料生产的1.4万节全铝运煤火车车皮亮相大秦铁路和神华铁路线,这些铝制车皮大大降低了车身自重和能耗,并大幅度提升了运力水平。市场是发展的验金石。2016年上半年我国铝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佐证了中铝加码发展下游产业链的战略预见性。据敖宏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铝加工业增长率超过10%,中铝增长率接近15%。从这个情况看,铝加工特别是在一些高端铝材的需求上,出现了供不应求。“我们对这一趋势感觉到非常兴奋。比如在大飞机、全铝汽车、建筑用材等领域我们已经通过领先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拥有了一大批重要客户。”
加减乘除 中铝转型初战告捷
也正是在中铝公司创新运用“加减乘除”综合手段,全力推进升级发展的战略实施下,中铝的业绩出现了大幅攀升。日前,国资委发布消息,中铝公司上半年实现经营性利润3.3亿元,斩获5年来最好成绩单。而就在半年前,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铝首次完成了国资委考核指标,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市场并没有改善,成绩的变化来自于中铝内部的巨大转变,其中关键在于成本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完全成本上。”敖宏表示,“市场倒逼成本,成本倒逼改革”,因此中国铝业的考核体系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过去以考核利润为主,变为现在以考核成本为主,“这就要求企业把工作的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降成本上。”据悉,今年上半年,中铝氧化铝16项指标中15项指标得到改善,电解铝4项主要指标全部得到改善,电解铝、氧化铝、电解铜成本同比分别下降约400元、2500元和5200元,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仅如此,今年中铝全面推进“2020降本优化行动计划”,在去年三大降本专项外,推出“电力降本”、“矿山降本”等十大专项任务,中铝的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转变的不仅仅是工作业绩,更重要的是人的状态。从灯火通明的“西直门节奏”,严谨高效的公司早调会,再到人人争先、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如今的中铝人格外有干劲儿。“现在这种势头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干部、员工更有信心了,更有积极性了,现在从大家身上可以看到,状态更好了、节奏更快了、工作力度更大了,脸上都有了笑容,这就是最重大的变化。”在资本和成本的双翼驱动之下,中铝的扭亏脱困和转型升级迈入了“扩大利润”、“优化布局”的新阶段。
中铝制造 亮剑市场的新名片
谈到中铝的发展战略,敖宏介绍,“我们未来要构建‘中铝制造’板块,发挥我们在科技、人力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让更多的铝材变成产品,开拓一个更加广阔、更富有深度的市场。”敖宏指出,中铝目前已经升至世界第三大铝加工企业,且正逐步推进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品、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型,这符合中铝跨越式发展铝加工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布局的要求,将极大地延伸产业链的长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不同于一些企业追求全产业链铺开,中铝铝加工的产业思路已经从“大而全”转变为“专、精、尖”,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领域重点推进。敖宏表示,“中铝跨越式发展铝加工,就是依托中铝企业在铝加工领域几十年的历史底蕴和当前一流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航空航天、汽车、海工产品、商用飞机、无人机等领域大有作为。”中铝的这一战略调整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中铝在交通轻量化方面动作频频,在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开展轻量化专项研究,并先后与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吉利集团等签署了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等合作协议,并组建了中铝科学院汽车轻量化项目团队,完成了部分材料开发和样品试制。葛红林曾表示,未来中铝主攻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聚焦价值链高端,通过提升铝的应用空间,摆脱企业对于初级产品的依赖。要实现这一目的,中铝致力于打造“中铝制造”品牌,建设高端铝材、高端零部件和制品供应商。今年6月,中铝与宝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轻量化的工艺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的形成;在建筑方面,去年12月,中铝与中国建筑合资的中建铝新材料有限公司、中铝公司出资的中铝铝箔公司成立,分别开发铝建筑模板、高端铝箔等产品。此外,中铝作为铝材供应商生产的全铝火车皮已经承载运输任务,全铝商用车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中铝还与飞机制造企业合作开发大飞机铝材,与造船企业合作开发船舶用铝材。事实上,中铝的产业布局亮点不止如此。近来,中国铝业有意进军环保行业,寻找新的盈利点。今年5月,“中铝赤泥资源化项目”在山东正式奠基。中铝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该项目总投资8.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可处理赤泥30万吨,年产矿棉11.7万吨、铸铁块5.3万吨,实现年营业收入3亿元,对充分利用赤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月,上市公司清新环境发布公告称与中国铝业共同投资设立北京铝能清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拓非电领域业务,实现环保产业布局。而本次合作是中国铝业在环保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资产合作。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敖宏表示,由于国内对铝产品的需求增加,今年公司的铝加工材产量将从去年的120万吨,努力提升至150万。随着国内铝市从狂热趋于理智,产品从初级逐渐延伸,中铝将在引领我国铝行业升级发展、建设有色金属强国的道路上,展开新的征程。